正海磁材晋升稀土新贵
南方稀土整合大幕之下,地方诸侯各自搭台唱戏,央企纷纷冀此割据版图,而在那些“稀土航母”等待出水的时候,一些稀土的下游企业也开始寻求“资源大树”作靠山。近日,永磁材料上市公司与五矿稀土有限公司(下称“五矿稀土”)、青溪投资签署了一项合同:3家公司共同出资9600万元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成立江华正海五矿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正海五矿”),利用五矿稀土在当地的稀土资源,共同生产磁性材料。
16日,经济导报记者多次联系正海磁材董秘宋侃,但一直未果。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对导报记者分析说,虽然全产业链条经营是实力象征,但在稀土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相差较大,建立完整产业链条的能力要求较高,“能够完全打通全产业链条经营的企业并不多见。”
上下游通吃
根据披露,拟组建的正海五矿中,正海磁材出资537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6%;五矿稀土出资326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剩余960万元注册资本由青溪投资支付。
正海磁材的出资额,正是来源于其去年IPO时的首发募集资金。也因如此,公司首发拟募投项目之一的“2000吨/年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扩产项目”,其中2000吨/年高性能钕铁硼合金速凝薄片(即熔炼工段)部分也将变更由合资后的正海五矿来实施。
而五矿稀土的关联企业,同属中国五矿旗下的五矿稀土江华有限公司,拥有湖南省惟一一张稀土采矿权证,所属的姑婆山矿区,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为10.43万吨(REO),达大型离子稀土矿藏规模。
正海磁材正是看中项目投产后,五矿稀土能够保证原材料资源供应的承诺,才决心异地合资成立新公司。
正海磁材表示,稀土原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正逐步成为大客户遴选供应商的重要考察因素。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快实施稀土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将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因此,行业中上下游的战略调整亦不可避免。
据悉,合资公司正海五矿预计2014年初开始试生产,在2014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随后还将适时启动年产薄片3000吨的二期项目。
“舍近求远”
山东企业远赴湖南寻求资源合作,背后那张湖南惟一的稀土采矿权证,恐怕是其极为看重的因素。因为就连今年9月获批的湖南省稀土产业集团,手中都还“无证”。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稀土采矿权证已减少至67张,手握一证,可以说是进入稀土业的敲门砖。
但在山东,也有一张稀土采矿权证,它属于山东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微山湖稀土矿为全国第二大稀土矿,也是全国三大轻稀土产地之一。
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查到,正海磁材的大股东正海集团旗下山东正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微山县里张阿地区拥有一张稀土矿详查探矿权证,并且在2011年5月时通过审查,换取了新证,新探矿权证的有效期为2011年5月4日至2012年6月30日。
正海磁材的投资者们,也曾希望大股东能打通微山湖稀土这一关节,使正海磁材能晋升“稀土新贵”。
不过,微山湖稀土最终却联姻了央企中钢研集团。中钢研旗下也拥有一家钕铁硼稀土永磁上市公司。
至此,正海磁材无缘微山湖稀土。
国土资源部9月4日公布的最新稀土探矿权名单中,也没有正海集团及其子公司的身影。
行业前景尚不清晰
近两年,由于稀土概念的热炒,和、*ST 天成等ST股在进行重组时,纷纷搭上稀土的快车。
以为例,在公布置入稀土资产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连续收获了11个涨停。
面对这样的热情,一些业内人士却表示,此轮集中借壳上市的稀土企业多为分离加工企业,经历过去两年的稀土大牛市后,未来的经营存在不小风险。有人甚至担忧,稀土永磁业会重蹈光伏业的覆辙。
苑志斌告诉导报记者,稀土行业目前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晰,哪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正海磁材也表示,近年来国内钕铁硼合金速凝薄片生产项目逐渐增多,大部分处于在建状态,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同时受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稀土政策的影响,国外钕铁硼制造商也开始在中国设立钕铁硼合金速凝薄片生产工厂,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