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点娱乐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过于严苛不利民企

发布时间:2012-12-19 【字体大小:
    自2012年7月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实施后,工信部自11月起已对几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其中不乏民企身影。但目前稀土出口受阻,民企举步维艰。
    据悉,从年初起,江西郴州的稀土分离企业就已基本处于关停状态。而、五矿和中铝旗下稀土企业也陆续在10月、11月“停产保价”。“稀土价格这一次波动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积压量如此之大,工厂如此之困难,分离厂一生产就亏损!”12月5日,在珠海举行的百川资讯2012年(第二届)中国稀土市场形势研讨会上,江苏省稀土学会理事、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如是感慨道。
    有分析称,中国稀土今年的出口量可能不足全年配额的1/3。除因全球稀土行业下游需求不振影响外,民企认为《准入条件》限制了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新颁布的准入条件从企业生产规模、工艺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等方面对稀土行业企业作出准入要求。按此标准,工信部稀土办主任贾银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现有稀土矿山企业23家,冶炼企业有99家。按照新的准入条件,接近1/3的矿山企业达不到标准要求,接近1/2的冶炼分离企业可能还达不到标准要求。
    王仲山称,使用离子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00吨/年,3000吨/年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魏启宁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准入条件》中3000吨/年的行业底线设立的目的相当明显,为了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稍有些急于求成。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产品好,小规模企业也有技术很精的。因此,这一具体的准入条件应在行业内划区域实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具科学性。
    江西省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孟庆江则提出,准入条件的提出很有必要,经得起推敲才行。“不是说规模越大越好的,1000吨的和3000吨的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没什么区别,而且小一点的(企业),产品结构更容易调整。”据孟庆江称,一般来说,南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1000吨/年到1500吨/年的生产线最合理。
    湖南一稀土行业人士称,现在私营的分离企业都不愿说自己是做分离的,“因为政策原因”。他透露,为应付《准入条件》的规模要求,私营企业有虚报的现象。
    魏启宁认为:民营企业在规模上普遍低于1500吨/年,特别是在稀土行业还处于困境时期,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停产保价的措施。加大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不应一味追求规模,还应该兼顾生产能力,将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很好的民营小企业拒之门外不利于市场的长久发展。
    《准入条件》还提到,“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生产工艺”。
    孟庆江对此表示异议:“就P507分离体系而言,氨是最好的皂化剂。镁、钠、钙也可以皂化,但有污染的问题。说白了,湿法冶金离不开酸和碱,最好的碱就是氨。其他强碱,特别是钠离子,对土地污染更厉害,会造成土壤板结,更影响环境。”
    在孟庆江看来,目前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急需科学管理,而不仅是整顿行业。“行业的发展靠市场去推动,监管层的任务应该是规范行业,而不是控制和操纵行业。”
    对此,魏启宁指出:政府严格管控、市场运行不畅让稀土企业饱受煎熬,是稀土行业乱象整改的必经之路。美国、日本在世贸组织对我国稀土行业的申述调查正在进展当中,国家为了加快整改步伐而不得不用“重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解决本国问题,再寻求发展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过渡。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应尽可能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在不少行业专家看来,中国稀土行业的当务之急并非生产规模和工艺,而是推广应用。现实的问题是,推广应用的研究耗时、费力、花钱,没人搞。那么,政府和企业应在稀土的推广应用方面各自应做些什么?